配资选股 他是梁山中最“狡诈”的角色,身怀绝技却故作软弱_萧让_蔡京_戴宗
看《水浒传》时配资选股,最让人痛恨的就是宋朝那些奸臣,紧接着就是那些奸臣背后的那些小兵们。
不过有个梁山好汉,明明武艺高强,却在接受招安后选择了投靠奸臣蔡京。
此位好汉是谁,为何会拜入奸臣门下?
梁山“好”汉
《水浒传》里不少英雄好汉都是被逼得没办法,才上了梁山。
有人是被昏庸无道的官府逼迫的,有人是被走投无路的时局逼迫的,不过也有人是被梁山好汉拿刀架上梁山的。
这位被“梁山好汉”逼上“梁山”的“梁山好汉”,他就是“圣手书生”——萧让。
展开剩余91%当年宋江因为向晁盖他们透露了消息,结果失去了官职,被贬到江州,成了阶下囚。
没想到,到了江州后,宋江心里憋屈得很,喝醉酒后在酒馆里写下了首反诗,结果又被蔡九抓进了大牢。
蔡九不是别人,而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儿子。
为了让老爹高兴,蔡九熬夜写了封家书,还塞了几百两金银,托戴宗一块儿送到东京城里。
虽然戴宗那会儿在官府上班,但心里早就打定主意要投靠梁山了。
拿到信后,戴宗心里有些不安,便凭借自己神行太保的快如闪电,迅速把信送到了梁山的兄弟们手中。
晁盖他们一时间有些慌了张,好在有吴用这个聪明人给出了主意。
吴用提议不如模拟蔡京的语气,给蔡九写封假信,要求他将宋江押送到东京去审问。
在宋江被押送去东京的路上,梁山的兄弟们可以在沿途搞点事情,趁机把囚车给撬了。
吴用的这个想法立马得到了大家的点赞,但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却遇到了一些麻烦。
蔡京的书法水平真是一绝,甚至可以和苏轼、黄庭坚这些大咖相提并论。
梁山上的兄弟们大都是粗犷的汉子,能写字的没几个,别说什么“书法”了。
要想收到回信,那得有个靠谱的凭证,比如印章啥的,毕竟不能随便找人抄写一段,蔡九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就相信。
要说拦路抢劫、杀人放火,梁山上的兄弟们一个个毫不畏惧。然而,要提到写字作文、刻章盖印,他们可真是头疼得很。
这时,大伙儿齐刷刷地把眼神投向了吴用。
说吴用聪明真是一点没错,他在提出这个主意时,早就把后面的步骤策划得妥妥的了。
他在江湖上混了不少年,结识了很多奇人异士,其中有些人可是书法和篆刻方面的高手呐。
只是该如何将他们“赚”上山呢?
“逼”上梁山
吴用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圣手书生萧让。
可萧让平常靠写字谋生,不仅有妻子,还有孩子,日子过得挺不错,怎么会愿意冒着被杀的风险去上梁山呢?
若是强行绑架,萧让也不是泛泛之辈,虽是一介书生,但也练有一身武艺,寻常两三人根本近不得身。
这次行动必须谨慎,若是惊动了官府,就容易暴露行踪。
为了安全起见,吴用给了戴宗一百两雪花银,让其将萧让“赚”出来。
在《水浒传》中,“赚”字经常出现,原本是商人用来形容获取利益的用语。
每当梁山好汉想要抢夺财物,或者用不太光彩的手段逼迫某人来山上的时候,他们总喜欢提到这个“赚”字。
说白了,梁山好汉用的这个“赚”字,多少带着几分欺骗的味道。
就这样,戴宗拿着吴用给的一百两银子下山了。
他骑上快马,一路奔往济州城,拿出五十两银子骗萧让,说是要他去泰安州书写一块碑文。
接着,他又用剩下的五十两银子,欺骗同城的金大坚去刻这块碑文。
两人都觉得这是笔正经买卖,结果走到一半的时候,戴宗随便找了个理由,提前抽身走了。
剩下的两个人只好自己继续上路,碰巧遇上了半路抢劫的王英。
要是一般人早就跑光光了,可萧让和金大坚也练过点枪棒功夫,所以他们和矮脚虎王英打成一团。
不过这王英一点都不想多纠缠,经过几招后,转身就朝树林里跑去。
两人正打算追上去,突然山野间锣声震天,梁山好汉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。
因此,萧让和金大坚就被众人“赚”上了梁山。
两人完全不知道梁山绑架他们做什么,只是被众人围在中间,被裹挟上了梁山。
等见到以前的“好哥们”吴用后,他们才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。
见此,两人一同上前,一把扯住吴用。
两人怎么都没想到,这位曾经的好友,竟会将他们劫掠上山,还堂而皇之的说些什么“共聚大义”的话。
这番话对那些山野汉子来说可能够用,但饱读诗书的萧让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些话背后的真实意思呢……
落草为寇
梁山好汉常挂在嘴边的“聚众起义”、“为民除害”,实质上无非就是“落草为寇”,或是“聚众造反”罢了。
梁中书搜刮民脂民膏得到的“生辰纲”,转头被梁山众人以“劫富济贫”的名义劫掠一空。
可这些钱最后真能用在穷苦百姓身上吗?
虽然原著没直接提到,但这些钱多半被梁山的人招兵买马,买酒买肉,狠狠花掉了。
高俅的花石纲和蔡京的生辰纲确实给一带带来了祸害,但那些以“劫富济贫”自居的梁山好汉,似乎也不是真正的“好汉”。
萧让发现自己误入了贼窝,赶紧向吴用求情,说自己还有一大家子,如果被官府知道他成了贼,真是麻烦大了。
谁料吴用早就派人下山,把萧让和金大坚的家里人全都骗到了梁山。
看到家里人都被这些好汉“骗”上了梁山,萧让也只能投身其中,成了梁山的一员。
后来,他凭借一手好字,给梁山的兄弟们仿写了蔡京的假信。
谁能想到,吴用一不小心,居然做了多余的事,在假信上还印上了蔡京的印章,结果事情不小心就曝光了。
多亏几个人在法场上来了一场劫掠,才把宋江和戴宗他们救了出来。
后来梁山真正起义造反时,书法了得的萧让也就变成了边缘角色,名次上都难以靠前。
尽管他凭借自己的书法为梁山争取了不少胜利,可是始终没能被重用。
直到宋江投降后,他因书法出色而被奸臣蔡京赏识,随后成了蔡府中的门馆先生。
因此,许多人觉得萧让心思“阴险”,认为他虽然是梁山的好汉,最终却投靠了奸臣蔡京。
从萧让的角度来看,这些“梁山好汉”才是他最看不惯的。
他原本是个读书人,凭借写作养活自己,日子过得还算悠然自得。
可“好友”吴用为了捏造一封假信,不仅把他给骗到了梁山,还把他的家人也一起拉了过来。
说实在的,谁愿意让自己家人待在一个“贼窝”里呢?
说白了,梁山干的就是起义反抗的活,如果稍微不小心,那可就要面临倾覆的危险,家里的安全谁来负责呢?
就算萧让的书法水平高得没话说,在梁山上还是没能被重用,反而在投降后被奸臣蔡京给看上了。
这么一看,萧让真有点“阴险”的意思?恐怕真正狡诈的那人配资选股,别的地方找去吧……
发布于:陕西省